通知公告

通知公告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举办2025年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

发布日期:2025-04-30   点击:

各系部:
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一体推进教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,同时也为积极备战2025年“挑战杯”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以下简称竞赛)。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组织机构

竞赛设立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委员会 (以下简称“学院组委会”),由分管院领导、学生工作部、团委的有关负责人组成,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。学院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学院团委,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。

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 (以下简称“学院评委会”),由学院组委会聘请各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,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。

二、参赛对象

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。

三、竞赛内容

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科技发明制作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三类。参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、先进性和现实意义。

1.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。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,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,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。

2.科技发明制作。分为A、B两类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。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,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。

3.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领域和关键任务,分为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5个组别。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赋能乡村振兴、社会公益服务等重点领域,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、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,形成有深度、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。为党政部门、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、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,已被采用的可申报参赛,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。

——聚焦经济建设,可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科技自立自强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——聚焦政治建设,可着眼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、全面依法治国、维护国家安全、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——聚焦文化建设,可着眼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、社会文明建设、守护文化根脉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传统文化创新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、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、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——聚焦社会建设,可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、完善分配制度、促进就业、健全社会保障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、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社会挑战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——聚焦生态文明建设,可着眼于绿色低碳、污染防治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应对气候变化、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四、参赛作品数额分配

按照各系部学生人数与专业特色,机械工程系申报作品不超过15件,电气工程系申报作品不超过17件,信息工程系申报作品不超过11件,汽车工程系申报作品不超过9件,材料与建筑工程系申报作品不超过8件,财会与管理工程系申报作品不超过10件,体育工作部申报作品不超过3件。

五、作品提交

5月6日下班前以系部为单位,将推荐项目材料(论文、作品相关材料、调研报告、相关佐证、路演PPT、汇总表等)以系部为单位汇总上报给学工部郝敏老师。

六、注意事项

1.作品申报要求。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,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。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的研究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,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。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

2.申报人员要求。每件作品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,每人限报1件。

3.特殊作品证明。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,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,否则不予评审:

(1)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,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;

(2)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,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,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、生长不利的影响;

(3)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;

(4)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,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;

(5)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,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。

4.指导教师要求。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(或教研组)推荐,经本校学籍管理、教务、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。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。作品完成全省竞赛申报后,作品题目、作者、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。

七、工作要求

1.健全机构,加强领导。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,广泛动员,认真组织,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。系部推荐作为培植校园竞赛活动沃土,营造浓郁的校园竞赛文化氛围的重要抓手,结合系部特色和专业优势指导项目,在指导过程中发掘可行项目,优化团队构成,为院级选拔赛输送优质项目团队。

2.深入发动,精心组织。各单位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、科技性和普遍性。要坚决杜绝以系部科研项目冒充学生作品的现象,如有发现将严肃处理;要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,对于参赛的作品要进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,帮助参赛学生提高科研能力。

联系人:郝敏   联系电话:15931989181

学生工作部(团委) 

2025年4月29日       


  • 附件【汇总.xls】已下载